李英不是女儿身
2009-12-21 09:21:09| 分类:
塘溪夜话
| 标签:
|举报
|字号大中小 订阅
几年前我在探索粤剧起源的时候,留意到本地一家报纸及网上有题意为“明代南海有花旦”的文章,说早在明代南海有位叫李英的花旦,而且还写得一手好诗。正好同时我也在编《南海名人一百》,很想了解这位本县的粤剧先驹,可惜查来查去仍无结果。后来通过网上购回一本收录广东古代女诗人诗选的书,其中有“李英,字少芝,明代南海人,身份是青衣(戏子)”条,并收录其诗作数首。我真是喜出望外,其当时激动的心情简直无法形容,迫不及待地读完其几首诗。读后,我却满脑疑团,甚至是有点泄气,因为反复读其诗,虽有离愁别绪,仍不乏豪气激昂,不似是出自女子之手。后查《辞源》“青衣”条,其中有“自汉以后以青衣为卑贱者之服,故称婢为青衣。”的解释。这样李英可能不是花旦了,但是男是女尚不能确定。又后来,我还是从网上购回顺德明代大诗人欧大任的《虞部集》,这次真是“一天光晒”,《虞部集》后附有《李英集》,原来李英是欧大任的童仆,因耳闻目染,终自学成才,诗成三集。明朝史学家,大诗人王世贞号称当时诗坛盟主,每遇大任必问“君家青衣安否?”。后人编欧大任《虞部集》时,亦将李英诗集附于其后,足见这位童仆诗人被当时诗界所重视的程度。李英不是演戏的花旦,李英不是女儿身。为求保险,我专函求教于中山大学陈永正教授,得到陈教授的肯定,指出“史有明徵”。后再查《顺德县志》,果然有诗人李英的记载。李英与粤剧无关,也未能编入《南海名人一百》,而被收入《佛山历代诗选》之中。
评论这张
转发至微博
转发至微博
评论